About
Nofollow與Dofollow連結在不同類型網站上的效用比較
在數位行銷的領域中,搜尋引擎優化(SEO)一直是企業提升線上曝光度的核心策略之一。而在SEO操作過程中,外部連結(Backlink)對網站權重的提升扮演著重要角色。尤其是「Nofollow」與「Dofollow」連結的運用,更是各大網路行銷公司和SEO公司重視的焦點。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連結在不同類型網站(如部落格、企業官網、新聞網站、論壇與電商平台)上的效用,並結合Google Search Console、Google Analytics、Google商家檔案等工具進行整體分析。
一、Dofollow與Nofollow連結定義
在HTML語法中,超連結(anchor tag)可透過rel屬性來指定連結的特性:
Dofollow連結:預設值,允許搜尋引擎追蹤該連結並將權重傳遞給被連結的網頁。
Nofollow連結:透過rel=”nofollow”標籤告訴搜尋引擎「不要」傳遞權重給該連結指向的頁面。
Dofollow對SEO的幫助較直接,而Nofollow則多用於控制連結的信任度,例如避免垃圾留言影響網站評價。
二、不同類型網站中連結效用的比較
- 部落格
部落格網站通常是SEO優化的起點,透過撰寫高品質內容吸引外部連結。
Dofollow:若其他網站引用部落格內容並給予Dofollow連結,可有效提升該頁面與整體網站的搜尋排名。
Nofollow:雖不傳遞權重,但能提高點擊率與品牌曝光度,尤其在大型社群平台(如Reddit、Quora)發表文章時。
- 企業官網
企業網站如製造業、服務業或中小企業網站,通常目的為引導潛在顧客了解品牌與服務。
Dofollow:從產業相關網站獲得的Dofollow連結(例如產業協會網站)能明顯提升local SEO效果。
Nofollow:若在論壇或Q&A網站上發表與品牌有關的回覆,即便是Nofollow,也有助於導入流量與建立信任度。
- 新聞網站
新聞網站擁有極高的網域權重,是優質反向連結的來源。
Dofollow:若企業能透過新聞稿發佈獲得Dofollow連結,對品牌網站的信任度與SEO影響巨大。
Nofollow:大多新聞網站為避免過度商業化連結,會將連結標為Nofollow,但這類連結仍有品牌公信力效應。
- 論壇與社群網站
這些平台的連結大多為Nofollow,但卻是數位行銷重要的一環。
Nofollow:在社群平台(如PTT、Mobile01)進行產品口碑行銷,能有效觸及特定族群並引導實質流量。
Dofollow:少數技術性論壇如Stack Overflow的貢獻者能獲得Dofollow連結,對專業形象建立極具幫助。
- 電商平台
電商網站如蝦皮、MOMO、Amazon雖大多提供Nofollow連結,但結合Google商家檔案與本地SEO策略,仍可獲得實質效益。
Dofollow:若商品頁被部落客或開箱網站引用並給予Dofollow連結,有助於商品頁的搜尋排名。
Nofollow:即使是Nofollow,也可能因高流量導入轉化率提升。
三、SEO公司與網路行銷公司的策略運用
專業的SEO公司會根據網站類型與目標設定,合理配置Dofollow與Nofollow連結來源。例如:
在執行on page SEO時,強化內部連結結構與meta標籤。
在進行數位行銷整合策略時,搭配內容行銷與外部媒體合作取得高品質Dofollow連結。
導入Google Search Console追蹤外部連結來源與效能,並透過Google Analytics分析連結所帶來的使用者行為與轉化率。
搭配Google商家檔案管理在地曝光,利用評論區中提及的Nofollow連結增加搜尋觸及率。
四、結合Google工具進行成效追蹤
Google Search Console:
提供網站外部連結分析、索引狀態與關鍵字排名,是判斷Dofollow連結品質的重要依據。
Google Analytics:
可設定UTM參數分析外部連結來源的使用者行為,如跳出率、停留時間、轉換路徑等。
Google商家檔案:
強化在地搜尋曝光(Local SEO),尤其是行動裝置搜尋與地圖上的引導成效。
五、總結與建議
Nofollow與Dofollow連結在不同類型網站上的效用並非絕對好壞,而是取決於品牌目標與網站類型。建議企業與網站管理者:
結合HTML基礎與SEO概念,合理使用Nofollow與Dofollow標籤。
透過SEO公司或網路行銷公司進行專業規劃,確保連結策略與品牌定位一致。
持續監測Google Search Console與Google Analytics,優化外部連結帶來的效益。
善用Google商家檔案與在地SEO優勢,提升實體與線上整合效果。
在數位行銷愈發競爭的時代,連結策略將不再僅限於是否傳遞權重,而是要看是否能帶來流量、轉化與品牌價值的綜合提升。